陶渊明在自家宅子边种了五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李白想象奇特、诗风飘逸,因而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苏轼曾在黄州城东的坡地上耕种,故自号东坡居士。在唐宋时期,取 雅号 已经成为一种普遍风气,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意”,文人雅士们热衷于通过取“号”来表现自己的志趣、意愿。
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为大家熟知的雅号外,还有很多“有趣又小众”的诗人 雅号 。本站为大家带来了3个诗人雅号背后的故事,一起看看吧!
01 李清照 雅号 “李三瘦”
说起李清照的别号,大家脑海里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易安居士”,但其实,李清照还有个特别的称号叫“李三瘦”。

这个别称的来源,倒不是因为李清照身材苗条,而是因为她在写词时,特别喜欢用“瘦”字,并留下了三首因“瘦”而闻名的好词。
其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其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其三,《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ní)》中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这三句,其一写雨后海棠,道伤春之情,后两句则倾述离愁别绪,三个“瘦”字,将内心的哀愁刻画得淋漓尽致。
02 温庭筠又号 “温八叉”
被称为“花间派”鼻祖的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辞藻华丽、浓艳精致。这样的他却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别号——“温八叉”。

《北梦琐言》中曾这样形容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这段话大意是说,晚唐科举考试为八韵律赋,温庭筠才思敏捷,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就完成了一篇律赋。在古代,数步成诗的人有很多,而像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八韵成”的,却再无第二人,让人由衷佩服他!
03 谢逸与“谢蝴蝶”
前有战国庄周梦蝶,后有北宋谢逸爱蝶。
谢逸到底有多爱蝴蝶?他写下的有关蝴蝶的诗词超300首,并且诸多佳句、广为流传,被时人称为“谢蝴蝶”。

而在谢逸笔下众多的蝴蝶诗中,《咏蝴蝶》最为出名:“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晚暧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
短短四句,描绘出风和日暖的春天,人蝶相随的美好情境,令小白浮想联翩、向往无比。
除了这些,其实每个文人的雅号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寓意:
以作诗为命、喜欢刻意苦吟的贾岛别号诗奴;擅写七绝的王昌龄别号七绝圣手;因写《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喻的杜牧别号杜紫薇……
在今天,虽然我们很少取别号了,但大家使用的笔名、昵称等,也都在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性格,融入着和古人同样的巧思!
原文参考:心田花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