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能够在纯朴的象牙塔内汲取新知,本是一个美丽的开始。可是开学才没几天,就传来学生被 老师 鞭打的消息。资讯爆发的年代,坏事不止传千里,还可以在一天内绕地球转了好几圈呢!
回顾我求学的那个年代,举凡考试或是听写过后,同学们是排队受鞭的。回家后,如果被发现小腿上有鞭痕,母亲会连本带利加上几鞭,索性来一道“黄藤炒苦瓜"当晚餐。时代变迁,我们如今都在提倡爱的教育,大致上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转变。学校排队受鞭的情景已不复再,家里的藤条也不过是挂着自己童年的记忆。
然而,现今偶有孩子被鞭,护子心切的家长会大发雷霆,即刻拍照作证,更在网上发布孩子受处罚的事件。
结果引来群众口诛笔伐,一些网民还展示一股“大义灭亲"的气势,义愤填膺地上载多年前的旧闻,煽风点火,然后相继转载“分享",显露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
孩子挨了鞭,伤了自尊心,当然不好受,而那位教师呢?受尽千夫指之后,他的日子好过吗?我猜想他白天忙着向校长家协解释,向家长赔不是,夜里独自舔伤,转侧不安,甚至考虑改行了。有谁会想过,这一鞭扫下去,会扫掉多年来培育学子的苦劳,也几乎打烂了自己铁饭碗。
老师也期望被爱
老师 的尊严,也在这一个转变中,江河日下了。父母带着孩子到教务处兴师问罪,甚至怒气冲冲到警局报案,老师的士气不仅受挫,师生关系也从那一刻起,烟消云散了。教师一旦持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教学,吃亏的还是我们的孩子。这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局面吗?
我也曾被鞭打,也曾感到委屈,但那不是我求学时期仅有的回忆。我的父母皆没受过教育,我又没机会念幼儿园,结果上一年级时连名字都不会写。犹记得黄老师蹲在我身边,捉着我的小手,一笔一划地教我写名字。
那个繁体“国"字,笔画甚多,这里少一勾那里少一撇,老师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和时间指导,我才能把“国"给完“全"了。当年把名字写得歪歪斜斜的小手,虽然如今已经是外科手了,但我还得感谢老师们一路来的培育——
没有你,哪有我?
凭直觉,我相信大部份的教师都是循循善诱的一群。像个农夫终日施肥灌溉,扶正幼苗,害虫逐个捉,更把自己的青春磨成了粉笔末。这些美丽的人与事,是不是因为理所当然,就不需要歌颂了呢?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师重道,尤其重要。在爱的教育的前提下,我们是不是也该好好爱惜老师,体谅他们日益繁重的教务,越加沉重的工作压力呢?孩子需要爱,教师也同样期望被爱,受尊重。
教育任道重远,社群出钱出力办学,是一件美事。当大家满腔热血在喊“学生一个也不能少"的当儿,我只想补充: 教师 ,同样一个也不能少。
华社教育前路坎坷,华校就如汪洋中的一条船,大家还得齐心合力划桨,才能向前迈进,抵达成功的彼岸。
原文链接:星洲日报·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