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晓哲博士讲翻转课堂

0
859

如果我们真想促成基础教育阶段的颠倒课堂,就必须提供有关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能够在课外进行深层次地学习;如果我们真想促成课堂内的颠倒课堂,就必须认真地思考如何引导和激发面对面的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如果我们还想进一步创造更多,甚至创造出超越颠倒课堂的下一代局面,我想我们就必须认真地审视细化了的学习分析系统和学习支持系统,以及它们如何创造出“无形课堂”!

什么是翻转课堂?

一、传统意义上的翻转课堂

  • 视频取代面对面授课。
  • 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自主时间与教师参与关键学习活动。

之所以叫翻转课堂,是因为过去的“讲课”已经可以通过授课视频由学生在家里完成,而过去的“家庭作业”却被拿到课堂上完成。

二、翻转课堂的实质

  • 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方法。
  • 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 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
  • 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模式。
  • 翻转课堂让那些因病或参加活动的学生不会被落下功课。
  • 翻转课堂的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
  • 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
  • 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教育。

翻转课堂的典范

三、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的典范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来了各方的关注。然而,想要真正开启这一模式,需要技术上的支持,观念上的改变。好在可汗学院将颠倒课堂演绎得如此迷人,人们看到了很棒的例子,自然而然地鼓起了勇气。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教学影片超过2000段,机构的使命是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速度。

其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该项目由萨尔曼·可汗给亲戚的孩子讲授的在线视频课程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并从家庭走进了学校,甚至正在“翻转课堂”,被认为正打开“未来教育”的曙光。

创始人可汗老师全名叫萨尔曼·可汗,孟加拉裔,自小课业优异,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双修数学和电机电脑工程,工作后读了哈佛的MBA课程,可汗老师什么都教,从数学,物理,化学,一直到理财人生,但他自己从来都不出现在镜头前面。

可汗的教学视频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的视频时间上短小,页面以屏幕录屏为主(基本不出现教师本人),讲解的过程中有涂鸦错误的地方可以擦掉修改。亲切自然,条理清晰,这是很多教师都具备的素养,并非只有可汗具有。然而,大家对教师自己录制教学视频依旧存在误区,总觉得要录制得非常精美,总是太在意要精美,而忽视了这份为了学生的亲切,提高了制作视频的门槛,这全然没有必要。

四、其他例子

难道教育信息化最典型的例子只有颠倒课堂,只有可汗学院吗?

上海基地附中的《自适应数学学习系统》

上海基地附中的《自适应数学学习系统》,里面有3000多个知识点,配合以有关的题目,让学生们在电脑系统内进行答题,当遇到做错的题目时,系统自动推送上一层知识点的有关题目,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教师通过查看系统的统计,能够准确的知道个别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只是这些深入教育信息化的项目并没有在某个特定的网站上公开分享,因而很难让人了解到相关的信息。我也只是偶遇特别的机会,或是相逢有关的专业人事,才或多或少地了解到零星点点。这些零星依旧珍贵,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一点点萌芽加以成长,就也能够蔚然成荫。

Brainpop项目

Brainpop项目。Brainpop是一个国外网站,上面有上千个动画视频,旨在为小朋友们解释科学,人文,历史等有关知识。动画有趣,语言生动,科学准确,并配合了互动游戏,相关资源,思考讨论题目,已经成为了全球近万所学校采用的学习工具,甚至是主要课程。而上海刚刚试行的Brainpop项目,参与的几十所学校共同探讨这种新的课程方式。是的,brainpop上的动画视频很精炼地将科学知识将给了同学们,同学们还可以点击旁边的有关问题,有关概念解析,有关游戏互动,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怎么办?

五、教师职能转型

教育信息化不仅在帮助学生学,也在帮助教师教。这个时候,45分钟的课堂应该如何来组织呢?教师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教育信息化问题,其实质是新网络环境下,丰富的经过精心整合的教学资源,已然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让学生们投入其中。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应用好这些资源呢?如何重新思考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呢?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怎么办?

有人曾疑教师的地位正在减弱;有人曾质疑这会降低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因为大部分知识不再是教师本人讲解了;有人曾疑惑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毕竟看的是动画视频,而不是面对面的师生交流。通过实践,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是的,教师的工作重心正在转变,有些教师在这其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了。教师们发现学生们非常喜欢他们的这门课。或许一开始是因为那些有趣又可以讲解科学知识的动画,但后来,学生们越来越喜欢和老师们探讨问题。老师们也变得开放起来,课堂上及时遇到学生的提问无法回答的时候,教师们愿意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及时回复好奇的孩子们。教师们和孩子们越来越近,教学越来越有成就感。学生们的积极反馈成为了教师积极性的源泉,并且教师能够花费更多时间在解决每个学生提出了的奇怪问题上,而不是被每节课沉重的讲解压力所束缚。

教育信息化正在减轻教师一部分的负担,给予教学强大的支持,以此同时又给予教师和学生们新的空间。

六、让孩子全面拥抱教育信息化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倘若我们无法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让孩子们体验到相关的高科技,我总觉得我们无法培养出霍滋,乔布斯,马克,比尔盖茨等等。要知道,那个时候,电脑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就是稀有品,可是这些人却在很小的时候接触到这些,并为之疯狂一生。

虚拟创造项目

和田路小学,让小学们体验虚拟创造的全过程。从使用开源的电脑软件google sketch设计三维模型,到对三维模型的反复修正,计算机协作设计,到最后的用三维塑料打印机打印出来(注:软件了画好一个三维模型杯子,就可以通过这台3维打印机打印出来)。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怎么办?

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是的,他们在体验后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从虚拟创造到实体创造的无缝对接。看过一位四年级小朋友在软件里画出的模型,我不禁惊叹:未来,这些孩子能设计出多么惊人的世界呢!

未来的世界将是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不分伯仲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将是人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世界,教育信息化应该多让孩子们去感知、体验和实践这些技术支持下的新兴创造。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